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,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配资论坛,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,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,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、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。随着DeepSeek的崛起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,“AI”正成为一级市场投资的热议话题。 多位受访投资人表示,AI投资趋势正从基座大模型转向以AI为核心的软硬件产品,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将高度集成的AI软硬件与应用场景结合起来,中国在这方面有望引领全球AI创新。 AI应用软件将有更多机会 “今年3月份,我们看到很多软件企业同比收入增长是去年的3倍以上。”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近日公开表示,如果今年年底依旧能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,中国软件企业有望迎来行业春天。 “AI的发展加快了SaaS(软件即服务)和云服务价值爆发的速度,未来所有软件企业都将拥抱AI。”高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洪婧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无论是AI+ToC、AI+ToP还是AI+ToB,大量应用正在落地。例如,ToC领域的信息搜索、情感陪伴,ToP的内容生成,以及ToB领域的职能软件转型。 AI带来的营收增长和应用落地让软件行业有了新的机遇。“软件的本质是管理的最佳实践,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抽象和固化。”洪婧告诉记者,AI时代下,企业的运营管理方式和与客户的互动形式都会随着AI智能的提升不断迭代,企业为云化AI软件服务付费的意愿将大幅提高。 洪婧认为,AI商业化的本质是智能服务,交付切实的结果远比单纯提供工具更为关键。特别是在中国市场,客户的核心关注点在于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,而非技术本身。 据她介绍,在AI智能外呼、AI面试官等诸多领域,许多企业正在实现从单纯的SaaS模式,向AI as a Service(人工智能即服务)模式的转变。朱啸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。他认为,如果能实现直接用AI交付结果而非只卖软件,这将是中国软件公司迅速爆发的一次机会。 AI创新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,还有供给端的成本下降,从而刺激应用需求端的爆发。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表示,AI基础设施的投资目前已经能够完全支撑应用的真正落地,未来应用层面的投资会更加值得关注。 “以大模型作为核心基座能力的AI Agent或应用层面的创新性产品,是AI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。”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对记者表示,目前第一波的AI应用以聊天为主,但未必是最理想的交互承载形态,下一步会出现更多形态的产品,未来的投资机会将诞生于此。 AI与硬件结合优势明显 DeepSeek的出现,对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,高性价比的模型能力有望推动硬件产品的进一步爆发。邝子平认为,当下,AI与硬件的结合是一个巨大的优势,自动驾驶、具身智能、智能硬件等相关细分领域在中国的发展拥有巨大潜力。 “AI的另一个方向是AI硬件产品,包括人形机器人、AI眼镜、陪伴型宠物机器人等。”王啸认为,AI是核心创造力,硬件是AI的载体,在AI技术的演进过程中,会涌现很多大模型与硬件设备相结合的创新机会。 从场景来看,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白宗义判断,传统场景的硬件智能化升级和新兴场景的智能化需求都会给端侧AI硬件的发展带来机会。 智能化的软硬件结合是AI发展的未来趋势。洪婧对记者透露,她的团队也在看大量AI软件驱动的硬件项目,虽然这些产品是以硬件的形式交付,但可能会以软件订阅的形式来收费。 白宗义对记者表示,中国AI产业生态的硬件端和软件端能力相对平衡,得益于国内完整的供应链及制造能力,甚至硬件端优势更为明显。在端侧AI硬件及软硬一体的AI产品方面,中国有很大的机会。同时,硬件领域的投资相对更符合国内资本市场鼓励的方向,包括以算力生态为代表的基础硬件底座,自动驾驶、具身智能为代表的各类AI硬件和行业应用等。 “未来配资论坛,中国会是全世界智能硬件和AI软件服务的双轮创新工厂。”洪婧表示,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、互联网基础设施、丰富应用场景,以及最完整的产业链、大规模制造能力、高效供应能力,再加上产业政策支持、基础设施超前投资、工程师红利等,将有望引领全球的创新浪潮。(窦世平)
|